打骂都不怕的孩子怎么教育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:他们孩子不怕打骂,动不动就顶撞、撒泼,家长试过各种方法,却觉得无济于事。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。一位妈妈告诉我,她孩子上小学三年级,老师说孩子上课不专心、老是和同学闹矛盾。妈妈一气之下,对孩子又打又骂,可孩子回家后照样我行我素,甚至说“打你又不疼”。这让妈妈很困惑:为什么我的教育没用?
其实,孩子不怕打骂,往往是因为打骂已经成了他们的“习惯了”。回想我自己小时候,父母偶尔打我,但更多时候他们用温柔的方式引导我。这不是巧合。打骂短期可能让孩子安静下来,但从长远看,它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只关心控制,而不关心他们的感受。这就像一个游戏:孩子学会了,打骂是“没用的武器”,他们反而更叛逆。
那么,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呢?关键是要从“惩罚”转向“引导”。比如,一个爸爸的经历:他儿子上初中,总是不写作业,还经常和父母顶嘴。爸爸试过打骂,但儿子根本不怕。后来,他改成用奖励系统——每天完成作业就给一颗星,攒够五颗星可以兑换小礼物。起初,儿子还是一样懒散,但慢慢地,他开始期待那颗星。为什么?因为这不是在威胁他,而是在鼓励他。
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。一位老师分享过,有个孩子总是抢同学的东西,家长一怒之下打了他一顿,可孩子第二天又犯了。这让我想到,打骂就像给蛇火,它只会让问题更糟。试着换种方式吧:和孩子坐下来聊聊,问他为什么这么做。举个例子,有个家长孩子总爱发脾气,父母不再直接责骂,而是教孩子用“我感到生气”来表达情绪。结果,孩子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,不再乱发脾气。
生活中,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。一位奶奶说,她孙子爱吃零食不吃饭,她老是骂他“不听话”,但孙子觉得那很正常。后来,奶奶试着用正面激励:吃完饭就夸他“真棒”,还带他去公园玩。孙子从讨厌吃饭变得主动吃,因为这不是在强迫,而是在给他快乐。
教育孩子,不是靠打骂这种“老办法”,而是要找到他们的“心”。多倾听,多理解,孩子才会慢慢改变。记住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父母的爱才是最有力的工具。
---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