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没有规则意识怎么办

admin 3个月前 ( 08-10 ) 19
小孩没有规则意识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孩子总是不守规矩,怎么教都不听,是不是有什么问题?"其实规则意识的培养就像种一棵小树,需要耐心和方法。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,她七岁的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孩子总是不守规矩,怎么教都不听,是不是有什么问题?"其实规则意识的培养就像种一棵小树,需要耐心和方法。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,她七岁的儿子每天早上赖床,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后,孩子却说"妈妈没告诉我起床时间",这让她既生气又无奈。

规则意识不是天生的,而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渗透。记得有位爸爸分享,他发现孩子经常把玩具乱扔,于是和孩子约定:"玩具回家要归位,就像小动物要回家睡觉"。孩子一开始不理解,但当爸爸把玩具箱变成"动物小屋",用贴纸奖励整理好的玩具时,孩子开始主动把积木放回盒子,把绘本摆上书架。

很多家长在培养规则时容易陷入误区。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:一位妈妈总是用"再这样就打你"来管教孩子,结果孩子每次犯错都带着哭腔问"妈妈要打我吗"。其实规则应该是温和的引导,就像给植物浇水,不能用高压。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,比如约定每天晚上9点后不玩手机,可以换成亲子阅读时间,孩子更容易接受。

当孩子违反规则时,及时的反馈很重要。有位妈妈发现孩子经常把鞋子穿反,她没有直接批评,而是蹲下来和孩子说:"妈妈发现你的小脚丫好像在玩捉迷藏,鞋子要分左右才对哦"。孩子笑着改正后,妈妈又奖励他一个贴纸。这种充满爱的提醒,比责骂更有效。

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持续的坚持。有个家庭每周六开"家庭会议",让孩子参与制定周计划。他们约定每天收拾书包,孩子却总把文具落在教室。妈妈没有责怪,而是和孩子一起检查书包,发现孩子其实记不住,就改成每天放学后一起整理。三个月后,孩子养成了主动整理的习惯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规则的建立要根据个性调整。有个内向的小女孩总不敢举手回答问题,妈妈没有强迫她,而是每天晚上和她玩"小老师"游戏,让她给妈妈讲解当天学到的内容。渐渐地,孩子在课堂上开始主动发言,规则意识在互动中自然生长。

培养规则意识就像编织一张网,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。当孩子因为规则而哭泣时,不妨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说:"妈妈知道你很难过,但遵守规则是为了让我们都更安全、更快乐"。这种充满理解的沟通,往往比命令更有效。记住,规则不是束缚,而是帮助孩子学会爱与责任的阶梯。

阅读
分享